- 文字版
- 原貌版
《健身科学》 2006年第04期
(三)单手摘星
1预备式
由“燕飞云霄”动作结束时还原而成(图10)。
2抱球式
吸气;右手向里于小腹前,掌心向上,同时左手向里,在右掌上方,掌心向下,两掌掌心相对成抱球状,目视前方(图11);意想气聚丹田。
3左举掌
呼气;左掌向上提举于头左上方,掌心向上,同时右掌向右下按掌于右胯旁,目视左掌(图12);意想丹田内气随提举、下按逐渐膨胀。
4抱球式
吸气;左掌向外、向下、向里收于小腹前,掌心向上,同时右掌向上、向里下翻掌,掌心转向下,两掌掌心相对,成为抱球式,目视前方(图13);意想内气聚于丹田。
5右举掌
呼气;右掌向上提举于头上方,掌心向上,同时左掌向左下按于左胯旁,目视右掌(图14);意想丹田内气随提举、下按逐渐膨胀。
要点:动作要缓柔、连贯,提举掌时尽力上举;动作、呼吸、意念要密切结合,协调一致。
要求:吸气(抱球式)—呼气(左举掌)—吸气(抱球式)—呼气(右举掌)为一遍,连续练习8—16遍,然后还原成预备式。
功效:练习时丹田有热、胀等“得气感”。能收到和胃健脾的功效,对便秘、痔疮、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肝炎、糖尿病等有治疗作用。
机理:此动作的举掌提高了腹部的活动量,练功时的细匀深长呼吸等,使腹压肌的力量增强,促进了胃肠的蠕动,消除了肝脏瘀血,促进了血液循环。意守丹田,可改善神经系统对肠管运动的调节和内分泌系统对糖代谢的调节。因此可治疗脾胃等各种疾病。
(四)怀中抱月
1预备式
由“单手摘星”动作结束时还原而成(图15)。
2 合抱
吸气;两手同时向前上平举,两掌间距30厘米左右,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目视前方(图16);意想内气聚于膻中穴,形成气团,大若足球。
3外分
呼气;两手随呼气慢慢外分,两臂成一条直线,两掌掌指向外,掌心均向前,目视前方(图17);意想膻中气团随分掌逐渐膨胀,气团大若满抱整怀。
4合抱
吸气;两掌随吸气向里合抱;意想气团浓缩,大若足球。
要点:呼吸、动作、意念要一致,动作要轻缓,身体放松。
要求:吸气(合抱)—呼气(外分)为一遍,连续做16—32遍。然后还原成预备式。
功效:练习时两掌有排斥、相互吸引感。同时两手劳宫穴伴有酸、麻、痒、热、凉等“得气感”。对伤风感冒、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有治疗作用。
机理:呼吸可使膈肌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的范围增大,可促使消化液的分泌,提高消化系统的能力;可使膈肌得到锻炼,从而使力量增强。运作外分,合抱可使胸部得到扩张,在力的作用下,而提高肺活量,意念可使宗气营养肺脏,因而可治疗肺脏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五)顺风扯旗
1预备式
由“怀中抱月”动作结束时还原而成(图18)。
2里抹掌
吸气;右掌向前、向左横抹,掌指向左、掌心向上,左臂屈肘从右臂内侧上穿于左腋前,掌指向上,掌心向里,目视左方(图19);意想天地间精华之气由右掌劳宫穴进入体内沿臂外侧上行于百会再向前下聚于肝脏部位。
3侧推掌
呼气;右臂屈肘向右拉肘,同时左掌向左侧推出,掌指向上,掌心向左,目视左掌方(图20);意想肝脏浊气沿左臂内侧行至劳宫穴,射向无限远处。
4里抹掌
吸气;左掌向前、向右横抹,掌指向右,掌心向上,右臂屈肘向上翻掌于右腋前,掌指向上,掌心向里,目视右方(图21);意想天地间精华之气由左掌劳宫穴进入体内,沿臂外侧上行于百会再向前下聚于肝脏部位。
5侧推掌
呼气;左臂屈肘向左拉肘,同时右掌向右侧推出,掌指向上,掌心向右,目视右掌方(图22);意想肝脏浊气沿右臂内侧行至劳宫穴,射向无限远处。
要点:呼吸、动作、意念要密切配合,动作要柔缓、连贯。推掌、拉肘要用暗劲,形成外撑之力。
要求:吸气(里抹掌)—呼气(侧推掌)—吸气(里抹掌)—呼气(侧推掌)为一遍,连续做8—16遍,然后还原成预备式。
功效:吸气时有清凉之气流入肝脏,呼气时有股热气从肝脏流出,并有酸、麻、胀、痒、热、凉等“得气感”。久练可收到舒肝利胆的功效,对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均有冶疗作用。
机理:呼吸均匀细长,有助于增强肝脏和胆囊的蠕动,促进静脉血回流,消除肝脏瘀血,加速胆汁的排泄。意念采用了良性意念,可起到采用精华之气养肝和排除肝胆浊气的作用。动作的抹掌、推掌加强了肝胆的蠕动,因而有利于治疗肝胆疾病。
(待续)
- 1. 健康之行 始于足下 [18/05/23]
- 2. 快乐之源 [18/05/22]
- 3. 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对健康意 [18/05/19]
- 4. 从脸色看健康状况 [18/05/16]
- 5. 脊椎运动法——健康新途径 [17/02/25]